第二十五章(1 / 1)

且说李密投降**后,因未得大将军执掌兵权,心灰意冷。高祖李渊却格外看重,常呼他为本家四老弟,并把舅父之女独孤氏,嫁给他作妻室。

无如狼子野心,不论什么恩惠礼遇,总难填满他欲望。王伯当任武卫将军,亦未如愿,因此两人时常秘密策谋欲反出唐营。

适值早朝会,李密列职光禄大夫,应该上朝与大臣一块进早茶。他却认为是羞辱自己,于是告诉了王伯当,王伯当便力劝他早日离去,李密于是乎向高祖李渊献策道:“微臣白白蒙受主上恩宠,毫无报效,回忆山东瓦岗寨众好汉,皆臣旧部,臣不才愿意自往收抚,去征讨东都洛阳,仰托陛下威武霸气,取王世充易如反掌呢。”高祖李渊便说道:“朕听说东都将士,多判离王世充,本想派遣四老弟乘机前往征讨,老弟却自愿效力,何乐而不为!”李密再次请示与旧部将王伯当、贾润甫领兵同行,高祖李渊高兴答应了,便御赐李密酒食一同饮用。

李密再次拜谢受命,即与王伯当、贾润甫二人纵马启程。群臣劝谏道:“李密阴险狡猾,今天遣他领兵东往,譬如投鱼放水,放虎归山,必定一去不返了。”高祖李渊朗声笑道:“帝王自有天命之福,非小人所能取,即便背我而去,也不可畏惧。今天令他二贼相互内斗,我等坐收渔翁之利,亦是目前上策。”群臣默默而退出大殿。

独平阳公主与长史张宝德直言道:李密脑有反骨此去必定叛逃而去。高祖李渊主意乃变,速召李密单骑还长安,与此商量大计。

李密得到谕旨,对贾闰甫道:“既然派遣我前去东都,复召我回长安,想必朝中有人搬弄是非。我若奉旨返兵,恐怕没有生还之理。不如袭击桃林,却取兵营粮草,渡黄河东去,直取黎阳,然后可图大事。诸君以为如何?”贾闰甫道:“唐主待我等甚厚,不可背德,今天下大乱终当一统,我等既已是大唐李姓之臣,岂能复生背叛之心;即使袭破桃林城,急切间亦无从招募天下之兵,一旦叛逃而去,何人相容?今为我等待前程之计,不若暂且应答唐公之命,示无贰心。唐主见我等恭顺,必改变主意遣往山东,此后再作计较便是了。”李密忿然道:“唐公令我与绛灌朝臣同列,我如何屈居人下?他唐公姓李,我亦姓李,他得关中,我得山东,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贾君是我至交,奈何不与我意见相同?”贾闰甫且泣苦谏道:“密公虽是李姓,但近观天时人事,相去甚远。自翟让被弑后,天下人都说密公弃恩忘本,今日何人再肯相助成就大事?祸福相依,请密公三思!”李密听到此处,不由的怒气上冲,竟拔出腰刀,欲杀贾闰甫。

亏得王伯当忙上前劝阻,方肯罢手。王伯当亦婉言谏道:“贾君所言,也是有见识,请密公审时度势方为良策!”李密瞪大双眼道:“你也来说此语么?”王伯当慨然道:“义士为朋友两肋插刀,不以存亡易志。密公必不见怪,伯当愿与密公同富贵共生死,但恐徒死无益呢?”李密竟杀死唐公使者,撕毁来招。

贾闰甫但恐随行惹杀身之祸,竟奔熊州而去……李密也无暇顾及,竟领兵至桃林县署,便冲县吏道:“奉旨暂离京师,随行家属,请暂寄居县衙门舍。”县令自然应允。

挨至日暮时分,李密领了妇人数十名,径入县衙门舍。县令再次出迎李密,不料那当先健妇,竟拔出利刃,顺手一刀,将县令头颅劈碎,倒毙于地上。

更可怪的,那妇人卸除裙妆,个个变成了赳赳武夫。当下焚却库藏,掠取兵粮器械,并驱使众军士,直奔南山,继而东行,派遣骑士驰星夜赶赴襄阳城,通告刺史张善棹。

张善棹原是李密旧将,受命发兵来迎,外面却扬言赶赴洛阳。唐右卫将军史万宝,适镇守熊州,由贾闰甫报知李密兵变,遂对行军总管盛彦师道:“李密系骁勇之贼,又有王伯当相助,必为大患。”盛彦师拈须笑道:“但用兵数千人,即可枭二贼首级。”史万宝道:“有何良策?”盛彦师胸有成竹道:“兵不厌诈,此时不便与史公明言,待彦师杀贼回来,再与史公说明未迟。”话毕,即率领军士五千人,翻越熊耳山,南据守要道,山谷高处埋伏弓弩手,山谷低处埋伏刀斧手,且下令道:“待密贼众半度,同时并发攻击之。”有偏将问盛彦师道:“李密兵士欲向洛阳,我军士乃潜入山,是何用意?”盛彦师道:“李密素来狡诈,向洛阳是伪言,他实欲去往襄阳城,依张善棹,我料定他必经此道。若纵令入此山谷,密贼必为我擒拿了。”于是埋伏以待。

果然不出所料李密与王伯当等,翻越大山向南,盛彦师早已瞧见,待李密军士半度,猝然出击。

李密部下不过千人,更因首尾两分,不能相救。山谷上箭如飞蝗,下面刀似削草,凭你如何刁钻狡诈,逃不出这张罗网。

才经数刻,便将李密众贼杀尽。李密与王伯当即死于乱箭之下。盛彦师奏凯而归,即将二人首级,函送长安。

总计李密自瓦岗起兵至此,六年乃灭。盛彦师得授予葛国公,拜武卫将军,便仍镇守熊州……

最新小说: 大秦扶苏:开局起兵靖难 特种兵: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解构诡异全文 大唐无双皇子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超能暴乱 绝对征服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