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(1 / 1)

不一会,双扉大开,一班女佣簇拥着乐昌公主和狄奶妈出来了。一袭红妆的红拂迎了上去。乐昌公主微笑着把红拂上上下下望了半会

,忽然便扑上来把红拂紧紧抱着,哽咽道:“妹妹,我们是梦里相逢么?”说话间潸然流下泪来。

红拂也哽咽道:“春夏间我们也在长安,听说姊夫已经辞官,以为你们带着家人回江南去了,不想却住在这里。今天要不邂逅着狄奶

妈,还不知道呢。”

乐昌公主放开手,长叹口气道:“江南虽是故乡,莼羹鲈脍,牵惹游魂,但哪里回得去啊!只好逗留京都,苟延残喘罢了。”

狄奶妈见他们尽站着说话,就说道:“公主,让客人进屋去吧!”

乐昌公主这才见到红拂身后的一袭雪白女妆的李三娘,红拂立刻给她们介绍。乐昌公主把李三娘仔细一看,见她艳而不媚,柔中带刚

,宛如一枝带刺的玫瑰,傲雪的红梅,不禁肃然起敬,说:“你就是威震京西的娘子军首领么?我这亡国弱女,得识你这开国英雄,真是又幸

又愧啊!”

当下,乐昌公主把二人让入内室,奉上玫菊香茶。乐昌公主和红拂久别重逢,渴欲叙旧,开口就问世红拂:“一妹

,闻你离开杨府,和李郎奔走江湖,又和什么紫袍虬髯客结识,人称风尘三剑侠,尽做些惊天动地的事。愚姊亡国之余,碌碌一生,对你们是

又羡又愧,你是否把别后情形讲给我听听啊?”

三娘见那乐昌公主已是鬃边带霜、五十余岁的人了。老年人大多啰嗦,又是久别重逢,问几十年来的故事。问了红

拂,还会回来问自己。这一絮叨下去,有三天三夜也讲不完。就插嘴说:“公主恕我冒昧,你们那些离情别绪,请等会儿再说。我们今天到来

,是有要事来求见徐先生。”就要乐昌公主立即把徐德言请来。

徐德言听完三娘的来意,淡然一笑说:“尊公为人,我素所钦仰,今来吊民伐罪,我愿效绵薄。只是,你们紧紧把

长安围困,独孤欧彦又紧紧把城门关着,我无法进城呀。”

三娘也莞尔一笑,说:“我们可以撤兵三天,一来让城中居民得以樵苏;二来让徐先生得以进城。不过,我又想到

一事,万一独孤欧彦不听你的话,徐先生,你有无危险?”

乐昌公主一听,脸就苦了,抢着说:“是呀,这倒应该想想,拙夫和独孤欧彦交好时,他还是个一般官员,如今他

大权独揽,官大了,权重了,心也变了,知道他还念不念故旧之友呢?”说着,眼睛直瞅丈夫--徐德言。

徐德言却慨然道:“我是亡国孤臣,早就该死了。眼见隋文帝杨坚灭我陈国,却在我有生之年,亲见隋朝被灭,我

并且能为隋朝之灭出点力,纵使独孤欧彦不念故旧,把我杀了,我亦含笑九泉。何况如今天下大事,三岁孩童也知隋室将亡,独孤欧彦也不能

不为自己打算啊!”

三娘和红拂耳语了几句后,说:“徐先生一片孤忠,视死如归,但我们请托的人,应该替徐先生的安全着想。我有

一计,虽非万全,但也不妨一试。”

她讲出她的计策:撤围以后,徐德言可借口郊外不安全,带着全家进城避难,三娘和她的娘子军扮作丫环仆妇,跟

随进城。独孤欧彦如不肯投降,要杀害徐德言,娘子军就在城里纵火为号,和义军里应外合。

徐德言听了,考虑了一下,说:“不妨一试,但三娘最好不要去。因我能带进城去的,最多不超过百人,而城内隋

军却有数十万之众,万一不测,我万死难赎啊!”

三娘爽快地笑道:“徐先生认为此计可行,那我们就照计行事。至于谁去谁不去,那你就别管了。”

决策以后,三娘留红拂在晦庐和乐昌公主叙旧,自己出园来,招呼紫月等人,也不回营。却直奔唐公李渊大营,将

情况禀明李渊。李渊召集三子一婿和部分谋臣武将商议,都认为可行。

唐公李渊对三娘说:“我甚不愿见生民涂炭,只要能和平进入长安,独孤欧彦要什么都可答应。”授权三娘,相机

行事。

于是,三娘挑选了五十名武艺超群的娘子军,以及她自己和紫月、青霜,化装成丫环仆妇,于义军撤围后,随徐德

言夫妇去长安。

来到城门口,隋守军见他们人数众多,不容他们入城。紫月和守军吵起来,说:“我们都是女娘们,你怕什么呢?

守军正色说:“如今的女娘们,比男的还厉害呢,没见娘子军么?”

紫月嫣然一笑,说:“怕娘子军!那俺们......”

青霜赶快插上来说:“俺们又不是娘子军,是避难的百姓。俺们老爷和独孤元帅相识。”

正吵闹着,从城楼上走下一个绿袍小将来。

狄奶妈一见,抢上去叫道:“阿勇!怎么不放俺们进城?”

那巡城绿袍小将正是狄奶妈的儿子。说:“娘,是你们呀!怎么在这时候进城?”他一看这么一大群丫环仆妇,便疑心道:“徐老爷

家可......”

狄奶妈抢着骂道:“你这不孝子!当了几天官,就连俺老娘都不信了!难道硬是要把老百姓关在城外遭兵灾!”

狄勇听这一说,估计这一大群妇女中有的是乡野百姓,既然和自己的娘一道,称是徐家人,也就不便留难。就对守城的兵卒说:“徐

老爷是独孤元帅的朋友,先请他们到城楼上去坐,我去禀报元帅。”

守城兵卒拉开拒马,徐德言一行进了城,在城楼上休息。狄勇拿着徐德言的信,跨上马云禀报独孤欧彦。独孤欧彦看了徐德言的信,

问狄勇:“他们有多少人?”

狄勇说:“六十余人。”见独孤欧彦关刀眉一跳,忙又说:“都是女眷。”

独孤元帅道:“怎么有这么多女眷?”

狄勇说:“有部分是徐家庄户的女眷,怕在乡下被乱兵糟蹋,相随进城来躲。”

独孤元帅沉吟半晌道:“要在平常,娘儿们是可以放心的,可现在有了娘子军......”想到司竹园败阵而归的情景,不由背皮发麻。

他把徐德言的信再看了一遍,目光炯炯地望着巡城牙将狄勇说:“这些女娘,你全都认识?是徐家的?”

狄勇说:“我是在徐家长大的,全都认识。”

独孤元帅又把徐德言的信反复看了一遍,觉得旧情难却,徐德言处境可怜,就对牙将狄勇说:“连搜查都免了,请他们进城吧!传令

全军,徐老爷的住所,任何人不得骚扰!”随手写了封短筒,作为回信,交给狄勇说:“代我致意徐老爷,因军事倥偬,我就不去迎接他了;

待来日稍暇,再请他们夫妇过府便宴。”

这样,徐德言一行,就安全进入长安城。

次日,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带着十几个丫环去拜望独孤元帅夫妇。独孤欧彦因义军已退,心中稍安。当夜不用上城巡察,就留徐德言夫

妇晚宴。酒席上,独孤欧彦举杯劝酒,说:“徐兄,不想我们在这个时候重叙,请尽量多饮!否则,今后恐再无杯酒相叙的机会了!”徐德言

见他如此,就有意把话题引入当前的天下大事。言谈中,独孤欧彦对当前局势十分悲观,说隋炀帝被天下义军堵在扬州,三十六路烽火,七十

路烟尘--不可能再回长安,隋室江山,十去八(N)九,即使吕望(姜子牙)、张良(字子房)复生,也难撑起这将倾的大厦。如今,他别无路

走,只有等待殉国而已。

徐德言说:“你这片孤忠,令我钦佩!当初陈国亡时,我就没有殉国。但我也不惭愧,因为陈叔宝不值得我殉。他胡作非为,把一座

锦绣江山弄丢了,给人们吃尽苦头,怎么倒要无辜的人为他去死!独孤兄,今天是否也可作如是观?”

独孤欧彦元帅长叹口气说:“是啊,当今也的确难为天下之主!不过,我和你不同,我现在手握兵权,负有保护幼主之责。”

徐德言说:“正因为你还有所作为,更应该替自己着想。识时务者为俊杰,应天顺人意是英雄。”他要独孤欧彦屏退左右,为他剖析

利害,力劝他降唐。

独孤欧彦又想了想,说:“我既食隋禄,不能背隋。当今,那就罢了,杨氏还有子孙。唐公也是朝庭旧臣,要是他能够拥戴代王为帝

,我愿解除兵权,让唐公执政。唐公如允从,我立即开城迎接;否则,我只有与长安共存亡而已!”

徐德言觉得唐公李渊意在得天下,这样的条件,恐怕不会答应,不禁踌躇。

这时,只听得屏风后一个鸾凤般清脆的声音说:“这条款可以答应!”人随声到,从屏风后转出一个丫环打扮的白衣女子,英姿飒爽

,昂然对独孤欧彦说:“您只要息兵开城,我们可以拥戴代王为帝,尊当今为太上皇,独孤元帅也可以裂土分茅。”

独孤欧彦吃了一惊,问:“你是何人?”

那白衣女子从容答道:“我是唐公之女李三娘,奉父命前来和元帅商谈订约。我们曾在司竹园见过一面,元帅怎么忘了。”

独孤元帅一听,惊跳了起来,伸手就去拔剑。

三娘便轻轻摇手道:“我是来和元帅商谈订约,不是来动武的。要是动武,不要以为这是在您们的府中,可你已经无能为力了。请看

!”

独孤元帅随着三娘的手势一看,只见在自己的四周已经站立了十几个丫环打扮靓丽的人,一个个手握剑柄,将宝剑半拔出鞘,凝视着

自己,只要自己一动,她们的宝剑就会先拔出鞘,冲上前来。娘子军的战斗力,他是领教过的。而自己的人,却一个也不在面前。独孤元帅无

可奈何。只得长叹一声,颓然坐下。

三娘继续微笑道:“刚才独孤元帅所提条款,我据我父亲的授权,完全接受。为了表示双方的诚心,不会反悔,你我折箭为誓!”说

罢,她拔出一枝箭来,双手举过头顶,大步走到庭前,对天发誓道:“独孤元帅开城把义军迎入长安,唐公如不拥戴代王为帝,有如此箭!”

“喀嚓”一声,把那一枝箭一折两断。然后,把另一枝箭递给独孤欧彦。

一则,独孤元帅原来所说的话,出自本心,并非胁迫,他没打算反悔;二则娘子军环伺在身边,情势不容他食言;三则见三娘爽直诚

恳,光明磊落,自己也不好二三其言;就冷然接过箭来,折箭立誓道:“独孤欧彦如背盟约,有如此箭!”

誓罢,李三娘说:“救民水火,如解倒悬。20万义军已在城外等候,请独孤元帅立刻实践诺言!”

于是,娘子军们簇拥着独孤元帅直趋西门。独孤元帅下令开城。三娘发出三枝火箭,只听一声炮响,埋伏在城外的李世民看见信号,

立即领大队兵马进城。

入城后,世子李建成意欲反悔。李三娘、李世民等众将都说:“关东未靖,如不守信义,怎能平定天下?”唐公李渊也觉称帝过早,

将成为众矢之的。于是乎--按约尊杨郁为天子,是为恭帝。遥尊杨广为太上皇。

不久,杨广在江都被隋丞相宇文化及等部将勒死。恭帝禅位于李渊,改国号为唐,建号武德,史称为唐高祖。大赦天下,凡河东、关

中等遭兵火的地方靖都免赋三年。论功行赏,分封功臣,柴绍、李靖皆为国公,世民为秦王,元吉为齐王,李神通为淮安王,三娘为平阳公主

。立建成为太子。其他有功人员,连魏征、徐茂公、秦琼、罗成、尉迟敬德、侯君集、王伯当等人,都有封授。又命李神通、李靖等分统大军

,东出南下,去扫荡隋室在关东、江淮的残余势力......

最新小说: 大秦扶苏:开局起兵靖难 皇家娱乐指南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特种兵: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 超能暴乱 温柔坠落 解构诡异全文 绝对征服系统